在吳哥窟的古蹟中穿梭,最令我們感到印象深刻的不是宏偉壯觀的建築,亦不是鉅細無遺的雕刻,而是那些與古蹟盤結交織在一起的百年巨樹。站在高聳入雲的大樹下,不只人顯得很渺小,甚至連時間也彷如靜止了一樣。牠們陪伴著吳哥窟經歷無數個春秋,看著吳哥的興盛、衰弱、被遺忘、再被發現。看著巨樹,就好像看到了吳哥窟的種種歷史。
12世紀的吳哥王朝曾經名噪一時,除了先後在吳哥城興建了很多舉世無雙的寺廟,包括巴肯寺(Phnom Bakheng)、吳哥寺(Angkor Wat)、塔普倫寺(Ta Prohm)、寶劍寺(Preah Khan)、巴戎寺(Bayon)等等宏偉的建築,王朝的領土更一度成為東南亞之最,可以稱得上是東南亞的羅馬帝國。然而一剎那的光輝並不是永恆,經歷了四百年的興旺,王朝轉眼間就陷入衰落的局面。其後更遭到鄰國暹羅(亦即是今天的泰國)的入侵,吳哥王朝捨棄吳哥城遷都至金邊,企圖拉遠與暹羅的距離。自此之後,吳哥城就被荒廢。而本來就建於叢林之中的吳哥城就漸漸被淹沒在這片綠色的大海之中,直到1860年再度被人發現,才可重見天日。而在這段等待的過程,很多人形容她被大自然吞噬、破壞,樹木圍繞著建築物生長,根部穿越石縫之間尋找養分,破壞建築結構;大樹依偎著寺廟支撐生長,令建築物負荷加重,甚至變形和倒塌。然而,其實我覺得這種共生的姿態非常浪漫。昔日,人類為自己一手一腳創建出來的吳哥城引以為傲,但到生死存亡的關頭還是無情地把她遺棄,最後就只有叢林把她擁入懷抱中,淹沒在森林之中令她有幸避開戰火的摧殘,得以保存至今。雖然大樹的生長破壞了她的本貌,但是扭曲了的面貌比原本的樣子更增添一份獨特的魅力;而且每次見面,面貌都隨著大樹的生長而改變,更令人著迷。
塔普倫寺
在吳哥城裡經常都可以看到寺廟與大樹盤結在一起的共生關係,但要數最著名的應該是塔普倫寺。塔普倫寺建於1186年,是國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為紀念母親而興建的一座神殿,所以又名「母廟」。這座神殿習廟宇和修院於一身,供奉智慧女神,而且因為用來紀念國王的母親,佔地面積相當大,共有五層圍牆,估計全盛時期有超過12,000個僧侶居住於此。可惜,經歷多年來歲月的洗禮,現在的神殿只剩下內層圍牆,加上大樹的根部緊緊纏繞著神殿的多個地方,已經形成不可分割的局面,如果要重修神殿,必須要先清理大樹,然而,學者都深怕這樣做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最後還是決定放棄重修,只開闢了一條小路讓人通過,讓大家可以繼續欣賞這座神殿。
記得當天時而放晴,時而下雨,走在濕滑泥濘的路上,非常狼狽。本來以為這種天氣會令很多旅客卻步,原來沒有,相反,更多人選擇放慢腳步,駐足觀賞眼前的大樹與建築物互相糾纏的奇景。這裡的巨樹長得比寺廟還要高兩至三倍,樹根又粗又壯,有些甚至比一個成年人的肩膀還要闊,站在巨樹下,我們都顯得很渺小。樹根隨著寺廟的形狀而生長,左穿右插,彷彿已經成為寺廟的手和腳。綠葉把寺廟遮蓋著,稍微為炎熱的天氣降溫,在微風吹拂下,偶爾滲入一絲絲的陽光,照耀著看似陰深詭秘的寺廟,有時打在翠綠的青苔上,有時打落在破落的石塊上,為荒涼的寺廟增添一點生氣。
塔普倫寺還有一棵很有名的蛇樹,牠的根莖繞過門樑和屋簷而生,遠看像一個巨型的蜘蛛網,天羅地網包圍整座建築物,利用寺廟的根基,努力向天空伸展。寺廟和蛇樹已經完美地連結成一體,再也無法分開,要是其中一方倒下,另一方也隨之而倒下,這種關係大可以想像成同歸於盡,但亦可以想像成同生共死、愛得纏綿,各有各說法。我則比較喜歡後者,相信牠們依靠對方數百年,想必已經孕育了一點感情吧。
總是聽到人說大樹纏繞寺廟,推毀了建築物的本貌,然而,有誰想過到底是誰先傷害誰?是大樹的出現破壞了建築物?還是人類才是真正的入侵者?
全部簡簡單單柬埔寨的遊記
- 【柬埔寨 • 暹粒】古蹟以外 體驗真正的柬埔寨
- 【柬埔寨 • 暹粒】與吳哥城共生的百年巨樹
- 【柬埔寨 • 暹粒】走過彩虹橋 我們到達屬於天堂的吳哥窟
- 【柬埔寨 • 暹粒】輕鬆遊吳哥窟古蹟行程概覽
- 【柬埔寨 • 暹粒】花少錢嘆四星度假村-Model Angkor Resort
The Travel Lovers
我們是Manix和Garry,一對熱愛旅行的香港情侶,辭去穩定的工作成為全職旅人,手牽手一起環遊世界。足跡已遍佈6大洲,超過45個國家及250個城鎮。喜愛發掘充滿異國風情、風景優美和富有歷史文化的地方,蒐集屬於兩個人的甜蜜回憶。
歡迎行程交流、意見、活動邀約和任何查詢:thetravelovers@gmail.com
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並Follow 我們的Facebook 及Instagram ,跟著我們一起環遊世界!